冶金电弧炉是一种利用电能产生高温电弧来熔炼金属的设备,主要用于钢铁冶炼(特别是废钢回收)、合金钢及特种金属的生产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电极与金属炉料之间的电弧产生热量,使金属熔化并完成精炼过程。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说明:
一、电弧炉的主要结构
炉体
由耐火材料(如镁碳砖)内衬的钢壳构成,可承受高温(电弧温度可达3000~6000℃)。
炉体可倾转,便于出钢和排渣。
电极系统
通常为3根石墨电极,垂直悬挂于炉顶,可通过升降机构调节高度。
电极与金属炉料之间形成电弧,作为主要热源。
电源系统
通过变压器将高压电(如10~35kV)转换为低电压(200~400V)、大电流(数千至数万安培)的电源,供给电极。
冷却系统
炉壁、炉盖等部位设有水冷装置,防止高温损坏。
二、工作过程
1. 装料
原料:以废钢为主,可加入铁合金、造渣剂(石灰、萤石等)调整成分。
装料方式:炉盖移开,通过吊车或加料篮将原料装入炉内。
2. 起弧与熔化
通电起弧:电极下降至接近金属料表面,通电后形成电弧。电弧通过电离空气或炉气产生高温,直接加热金属。
熔化阶段:电弧的高温(>3000℃)迅速熔化废钢,形成熔池。过程中电极,高度自动调节以保持稳定电弧。
3. 氧化精炼
吹氧:向熔池中吹入氧气,氧化杂质(如碳、硅、磷、硫),生成CO气体和氧化物炉渣。
造渣:加入石灰等造渣剂,与杂质氧化物结合形成液态炉渣,覆盖在钢水表面,防止氧化和热量散失。
4. 还原精炼(可选)
调整钢液成分,加入合金元素(如锰、铬)或脱氧剂(如铝、硅铁),去除残留氧和硫。
5. 出钢与排渣
出钢:炉体倾转,钢水经出钢口流入钢包,进入后续连铸或模铸工序。